当前位置:首页>为什么选择我们>眼科科普

什么是斜视?如何治疗?

所属列表:眼科科普 浏览次数:1762次 发布时间:2022-12-13

一、斜视是怎么回事?


      斜视是指眼睛看人的方向不正,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斜视包括内斜视(也就是俗话说的“斗鸡眼”)、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据估计,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5~2%。 


斜视科普知识147.png

 

二、斜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多数斜视是由于大脑对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控制异常造成的,少数是眼部肌肉本身的异常、一眼视力低下等因素引起的。要了解斜视,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眼球是如何转动的吧!眼球的外面长有六条肌肉(眼外肌),它们拉着眼球向左和向右、向上和向下转动。内直肌是靠近眼球鼻子一侧的眼外肌,它收缩时将眼球向鼻侧方向转动。外直肌是是靠近眼球颞侧(脸的两边)一侧的眼外肌,它收缩时将眼球向外转动。上直肌是连接在眼球顶部的眼外肌,它收缩时将眼球向上转动。下直肌是眼外肌连接在眼球底部的眼外肌,它收缩时将眼球向下转动。上斜肌来自眼眶背面并穿过靠近鼻根附近的小滑轮(滑车),然后附着到眼球的顶部,上斜肌收缩时使眼球沿着眼的长轴方向(从前到后)向内旋转,也将眼球向下转动。下斜肌是来自眼眶前面靠近鼻子的眼外肌,它沿着眼眶向外和向后行走然后附着在眼球的底部,下斜肌收缩时使眼球沿着眼的长轴方向(从前到后)向外旋转,也将眼球向上转动。


斜视科普知识588.png


三、斜视为什么需要治疗?


      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眼睛一样,两只眼睛长在脸部前方,与脸部成一平面,两只眼睛的视野大部分可以重合,可以产生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功能。双眼单视是指当两眼注视同一目标时,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所形成的物像经大脑视觉中枢融合为一的能力,使人们感觉到一个立体形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斜视治疗的目的就是矫正眼睛正位,使两只眼睛更好的一起协同工作,建立或更好的维持双眼单视功能。对少数斜视患者来说,即使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通过矫正斜视也可以明显改善面部外观,在生活和工作中建立自信。


斜视科普知识866.png

人和灵长类动物两只眼睛长在脸部前方

 

斜视科普知识914.png

双眼单视

 

四、斜视怎么治疗?


      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矫正眼镜、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做眼部肌肉的手术等,与斜视相关的问题(包括弱视、上睑下垂和白内障)应在眼部肌肉手术之前进行治疗。

 

五、斜视有哪些类型?


      斜视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按照眼睛偏斜的方向分类,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眼和下斜视。斜视也可以按照发病的原因分类,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是指眼球转动正常的斜视;非共同性斜视是指眼球转动受到一定限制的斜视。非共同性斜视又分为麻痹性斜视和限制性斜视,前者是指支配眼外肌的神经(III、IV VI颅神经)麻痹造成的斜视;后者是指眼球转动受到眼外肌机械性限制的斜视,例如Brown综合症和Duane综合症等特殊类型的斜视。


六、什么是内斜视?


      内斜视是眼睛向里偏斜,内斜视与外斜视(眼球向外斜)的方向相反。内斜视可以是间歇性或者恒定性,可以在看近时出现或看远和看近时都出现。内斜视可以总是发生在一只眼,也可以在两只眼睛交替出现。内斜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七、婴儿的内斜视可能是“正常”的吗?


      婴儿出生20周之内的内斜视可以自行消除,尤其是当内斜视的度数较小、又是间歇性出现的情况。但是,出生后四个月以后的眼睛内斜视(恒定或间歇性),都应该及时请儿童眼科医生做检查评估以排除先天性内斜视。  

      

八、什么是先天性内斜视?如何处理?


      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为:内斜视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内斜视的度数较大;有轻度远视且戴镜不能矫正内斜视;多数患儿双眼视力相等,可以交替注视;可有家族遗传史。先天性内斜视必须早期手术矫正,最好在1岁以内手术,最晚不宜晚于2岁手术,否则不可能建立粗略的双眼单视。


斜视科普知识1654.png

先天性内斜视双眼可以交替注视


九、看起来像内斜的儿童都是内斜视吗?


      假性内斜视通常是由于眼睑的形状和/或宽鼻梁所致,任何怀疑眼位不正的儿童都应由儿童眼科医生做检查确诊。


斜视科普知识1768.png

假性内斜视

斜视科普知识1803.png

真性内斜视


十、后天性内斜视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常见的后天性内斜视主要包括屈光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1、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常发生在2~3岁,早期可为间歇性内斜视,有中、高度远视,戴远视矫正眼镜后眼睛正位。屈光调节性内斜视不需要手术治疗。


斜视科普知识1966.png

斜视科普知识1994.png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2、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期发病,有轻、中度远视,戴矫正眼镜后斜视度数减小,但仍呈内斜视;常呈单眼内斜视,常伴有弱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需要手术治疗。


斜视科普知识2105.png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3、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儿童期发病,有轻、中度远视,戴远视矫正眼镜后看远正位或轻度内斜视,看近仍呈内斜视;看近的斜视度数大于看远的斜视度数;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可以戴双焦点或渐进多焦点眼镜治疗,部分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斜视科普知识2249.png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十一、什么是外斜视?


      与内斜视相反,外斜视是指眼睛向外偏斜。外斜视可以时不时的出现——间歇性外斜视;或者是持续出现——恒定性外斜视。外斜视可以是先天性或后天性。


十二、什么是先天性外斜视?如何处理?


      先天性外斜视的临床特征为:出生后或婴儿早期出现眼球向外偏斜,斜视度数较大;眼球运动正常。先天性外斜视必须早期手术矫正,最好在1岁以内手术,最晚不宜晚于2岁手术,否则不可能建立粗略的双眼单视。


斜视科普知识2484.png

先天性外斜视


十三、后天性外斜视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常见的后天性外斜视主要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继发性外斜视。


      1、 间歇性外斜视:遇强光时喜闭一只眼,并出现外斜视;斜视度数不稳定,时轻时重;早期可有复视。间歇性外斜视根据看远和看近斜视度数分为分开过强型、基本型、集合不足型、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要首先矫正屈光不正,尤其是矫正近视性或散光性屈光参差;对小度数集合不足型的间歇性外斜视可以采用集合训练和融合训练。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时机是,外斜在看远时经常出现(正在失去“双眼单视”)、阳光下经常眯眼、或者有明显的视疲劳或复视症状时。如果戴镜可以很好控制外斜视,不建议手术。


斜视科普知识2809.png

间歇性外斜视


      2、恒定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随着病情进展,眼位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差,最终成为恒定性外斜视并完全丧失双眼单视功能。早发性间歇性外斜视需要与先天性外斜视相鉴别,需要仔细询问病史,让家长提供患儿出生后早期的照片。恒定性外斜视需要手术矫正。


      3、继发性外斜视:包括知觉性外斜视(一眼视力低下或高度屈光参差)和内斜视术后过矫所致的续发性外斜视,继发性外斜视需要手术矫正。


 
在线客服
华视关注眼部健康

0531-86080808